“不麻烦别人”的本质,是要守住自己的边界,不冒犯他人。
“不麻烦别人”一度被视作日本人的人际关系“第一守则”。我在华东师范大学读博士期间,兼职教对外汉语,对这句日本学生微微得意的“口头禅”,至今印象深刻。慢慢发现,“不麻烦别人”的观念,已渗入到我们的日常人际关系中,成为你我和身边人有意无意的行为规范,而且,存在一个从无意识到有意识,或者说,“自发到自觉”的过程。
例子很多,限于篇幅,我们直接“透过现象看本质”。这种心理,根本上并非不愿意麻烦他人,而是担心“还不起人情”,不确定对方会在某个时间提出什么要求,有的可能超出自己能力。为防止这种情况,索性未雨绸缪,不向他人开口。
因此,“不麻烦别人”的本质,是不帮助别人。其中包含着一个先在的假设,即每个人可以处理好自己的事情,冒昧地“帮忙”,不仅没必要,还可能造成干扰,甚至是一种不礼貌的冒犯。比如,上海话里“帮帮忙”,不是请求帮忙,而是请勿打扰,不要无事生非。与绝大多数内地城市不同,上海的形成和兴盛,根本原因在于对外贸易,即“开埠”。人们都来自五湖四海,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走到一起来的,乡土中国的血缘家族伦理让位于商品社会的交易规则。因此,上海人精明、内敛、爱讲道理而很少使用暴力,说话语速快而声音不大。待人温和,但内里包含着优越感。根本上,要守住自己的边界,不冒犯他人,从而最大可能避免被冒犯。
如今,市场经济在中国已实行四十余年,80后、90后、00后……越来越多人在这种环境下出生成长,交易规则成为毋庸置疑的先在原则。“不麻烦别人”,逐渐成为普遍遵奉的法则。与之相应的,是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感成为一种自觉。这种距离感不是疏离感或者故意的冷漠,而是对于“群己权界”理念的现实运用,也就是“有分寸”。曾经,朋友或熟人间,拍肩膀、呼小名,表达亲热。
人与人之间距离感的后果,是不向他人说心里话。前提假设别人对自己的事情不感兴趣,“人类的悲欢并不相通,我只觉得他们吵闹”。因此,“莫斯科不相信眼泪”,并不想博取他人的同情,也无兴趣了解别人私事。金宇澄小说《繁花》最无可替代的,就在于写出了在计划经济时代即存在的上海人际关系——无论亲人、友人,或是其他社会交往。《繁花》中用得最多的词是“不响”,上海话“勿响”。含义很多,有不灵、不爽、不屑、不满但不说之意,也表示无言的赞许和莫逆于心。归根结底,在于是否明了大都市以交易为基本的人际原则。
“不麻烦别人”还存在更深层的顾虑。求人帮助,固然暂时可以解决困难,却在某种程度上授人以柄,被人拿捏住了能力或者资源方面的不足。商品社会,“理性人”“经济人”较多,见利忘义随时可能发生,将缺点主动暴露于人,心里终究有些“抖豁豁”。而在工作中求助于人,偶一为之或可,次数多了,就成为“不称职”的表现,岗位被取代的风险大增,可谓职场大忌。
与之相伴随的,是物权意识的普遍化。常言道“亲兄弟,明算账”,现今,夫妻间也明算账了,这点与国外的夫妻关系类似。中国古代,血缘关系渗透入社会关系,故而三国、水浒的好汉们先结拜后干事,而今,社会关系重新界定夫妻关系,“社会的细胞”分化成各自独立的蛋白质。
当“不麻烦别人”成为越来越多人的共识,社会服务业就逐渐繁荣起来。因为服务者与被服务者有契约关系,而且这种契约行动进行之前就约定好,权利义务、付出回报、原因结果,都可知可控。(李晓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