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子通信、九章计算机、行星际闪烁监测望远镜、爱因斯坦探针空间科学卫星等一大批“国之重器”让看热闹的观众目不暇接;人工智能、电子信息和航空航天等前沿技术成为内行看“门道”的焦点……
11月6日到10日,四川进入“科博时间”,再次掀起一场科技盛宴。
从一款创新样品到一套成熟技术,再到一个新兴产业,第十二届中国(绵阳)科技城国际科技博览会(以下简称“科博会”)如同一面镜子,映照着四川乃至全国科技创新活力的奔涌浪潮,折射出新兴产业壮大起航。
11月6日,科博会开幕,核医学产业领域好消息频传。
开幕式现场发布了“洛书”超长中子小角散射谱仪、“和质”质子治疗系统、超高剂量率电子射线放射治疗系统等三项国内最新科技成果。
当天下午,国内首座商用多室质子治疗设备生产基地迎来首台设备下线,可实现对肿瘤细胞的“定点爆破”,能更好保护人体正常组织,尤其适用于儿童患者。
次日,“四川造”中玖闪光e-Flash新一代放疗设备正式宣布即将进入临床试验阶段,利用电子射线Flash效应开展放射治疗,单次照射时间可从15秒缩短到1秒。
这些产品都有一个共同点:国产首台(套)。得益于四川在核技术方面的积累,2018年第六届科博会上,首次出现核医学为主的论坛活动。此后,几乎每届科博会都会关注这个话题。随后几年,国内首台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大功率花瓣加速器、全球首创高能X射线FLASH放疗仪等一系列“四川造”核医学设备逐一亮相。
不只是核医疗。经过十多届科博会积累,许多创新应用产品在这里亮相,寻求合作机遇。展馆内,绵阳巨星永磁材料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超高性能58SHT磁钢首次亮相便吸引众多业内人士的关注。该产品实现行业新的突破,将来可用于航空航天、军工装备、人工智能、医疗器械、精密制造等高精尖领域。
令人惊艳的展品不只于此,各式各样的人工智能产品实物也成为焦点。
“她每一个眼神都透露出灵动与智慧的光芒。”一个灵动的数字人吸引了众多参观者的关注。据介绍,这是AI具身智能全息舱,是基于智能体数字人云平台,通过链接智能终端,赋能数字人感知能力,开创智慧交互体验,可用于智能宣讲、业务引导、品牌宣传等人机协同应用。
同样引人关注的还有一个长得像小艇的水域巡逻机器人“河宝DF-H5”,其不仅能进行水域巡逻,还能从事探测救援、水环境监测等工作。
科博会像是一扇透视未来的窗口,尖端的原创突破、产业应用的成果、开始量产的新产品等都在这里汇聚,最终呈现为一场把握国内国际科技创新成果“脉搏”的盛会。
在开幕式上,《颠覆性技术前瞻(2024)》报告正式发布。15项颠覆性技术被锁定在硅光芯片、激光显示、燃料电池、人形机器人、可控核聚变等产业上。这些技术不仅代表着科技发展的最前沿,更预示着未来产业变革的新方向。
此次发布的15项颠覆性技术与四川的科研基础和产业布局多有“重叠”。四川省2024年产业新赛道名单中就包括人工智能、机器人、固态电池等,与2023年、2024年报告中的多项技术“不谋而合”。
这并非偶然。科博会犹如一个“聚宝盆”,新的技术、创意在这里汇聚,进而形成“化学反应”,滋养创新产业蓬勃发展。
以当前备受关注的低空经济为主线,可以在科博会展馆内找到一系列“绵阳造”产品。
在科博会户外展区,停着几架大型无人机。四川垚磊科技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该公司生产的无人机具备很高的结构刚度和强度,可在十级风速下正常飞行。在展馆内,九洲集团带来一套低空航行管控服务系统,可实施对空监视及管制指挥,是低空航行的“大脑”。
不久前,绵阳出台一系列政策,旨在进一步推动科技资源与低空经济产业有效对接。科博会期间,一场低空经济产业合作恳谈会吸引70余家国内客商前来考察对接合作。“我们希望能通过科博会获取新的动向,了解产业的前沿发展。”来自贵州的一位企业负责人说。
目前,绵阳已集聚垚磊科技、纵横无人机等无人机产业链企业33家,其中规上工业企业4家,2023年实现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7.6亿元、同比增长11.7%,处于起步成势关键阶段。此外,绵阳还建有西南首家低空试验测试中心、绵阳低空经济产业学院等。
“快看,是火箭,跟电视上看到的一样!”“你看这个返回舱座椅,上面标注了是‘实物’,原来航空员就是坐的这种凳子啊!”在科博会航空航天国防科技展区,绵阳市成绵路小学学生陈柯林与小伙伴一次次发出惊叹。
而在A馆内,企业正抓住机会拓展市场。在展会一角,一台能承载20公斤重量的协作机器人,用吸盘不断搬运纸箱码垛;另一侧是一台应用于电子行业柔性插拔场景的力控感知协作机器人,其最高重复定位精度比发丝还细,误差正负0.02毫米。
这是科博会首次市场化办展。记者从主办方了解到,截至11月10日下午,已经网络预售30多万张门票。
“这次参加科博会就是给大家做科普类型的展示,也希望能找到合作机遇。”很多展品负责人表示,科博会不仅是“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的舞台,对于企业来说,更是一个进一步触摸行业动态、寻求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平台。
显然,绵阳也有同样的考虑。在科博会期间,聚焦激光科技、磁性材料、商业航天等多个四川优势产业,同期举行了涪江科技汇、核医疗创新发展大会等4场创新活动,并以“1+6+N”形式开展系列产业合作活动。6场产业活动让客商沉浸式打卡产业线路,与区县、园区“一把手”当面沟通,进一步了解双方需求。
正是这样的安排,给了国内外客商一个看四川、看绵阳的机会。值得一提的是,与科博会同期举行的投资四川·中国(绵阳)科技城产业投资推介会暨项目合作协议签署仪式,邀请8家央企、32家三类500强、53家上市公司参加。推介会现场共签约项目68个,投资总额680.14亿元,其中20亿元以上项目7个。签约项目中,制造业项目49个,占比达72%;人工智能、新型显示、激光、核医疗、航空航天等领域项目占比超五成,且与四川省2024年产业新赛道高度重叠。
“科博时间”虽然短暂,但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的活力将在四川生生不息。
□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 刘宏顺 祖明远 绵阳观察 付江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人民日报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5363263举报邮箱:jubao@people.cn
人民网服务邮箱:kf@people.cn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5363636举报邮箱:rmwjubao@people.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1|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1-20060139|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广媒)字第172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4065|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京网文[2020]5494-1075号|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京)字121号|京ICP证000006号|京公网安备1100000200000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