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新闻客户端
在那遥远的几何世界,点与线交织成无尽的篇章。几何图形,是大自然的语言,世间万物都遵循它的规律。几何之美,不仅仅是计算,更是逻辑与想象的结合。圆心与半径,是这场教研的主角,几何教研,是智慧的火种,点燃了我们对数学的热爱与追求。
11月19日,冬日里教研的风吹到了龙阳,竹园小学四校区全体数学教师相聚在此。龙阳一、四年级备课组以“探一中同长,研几何实践”为主题为大家展示一场别出心裁的教研。本次活动从前沿到观摩到微报告,始终立足几何实践、落实学科素养、追寻教与学的统一。
环节一 教材分析 学情分析
桂丽晨老师
桂老师向大家对圆的初步认识进行多维分析。从教材对比来看,各版本在引入生活实例、动手实践和圆规画圆方法上有相同点,但在圆的描述与定义、生活实例应用上存在差异。主要受制于年龄差。
学情分析方面,通过前测问卷了解学生对圆的认识现状,发现学生将圆与球混淆、认为只有圆规才能画出圆,而对圆在生活中的作用有所体会。
基于教材分析和学情分析,备课组设计了更加高效、有针对性的课堂活动,从多项活动中帮助学生进一步认识圆,最终达到几何与实践的真融合。
环节二 教学展示
王忆楠老师
王老师借助学生和圆形物体一起合照的情景入手,迅速进入学习主题。接着设计全员创造圆的精彩环节,透明色带、钻石贴把学生的想象力和期待感拉满,当作品呈现的那一刻学生的眼里充满了光。接着在阐述其创作过程中揭示圆的形成,剖析教材圆的描述,学生跟随教师递进式的问题,思考概念的每一个字每一个词。在几何图形的直观观察、想象、分析、表达中深度理解几何抽象。
在画圆阶段,王老师不仅介绍了使用生活工具画圆、用圆规画圆,还结合数学学科周的AI画圆活动,展示了学生的作品、呈现程序的运行、对比人工和智能的共同点,让学生对圆的形成有进一步的认同感。
看,王老师还给大家带来了一个别具一格的结尾,学生们直奔操场上的圆。圆心在哪儿?半径是多少?怎么测量?内圈外圈?圆不圆?师生合作,纷纷动起手来,跃跃欲试,边量边观察边读数据边核对,圆心找到了,圆上的点也找到了,半径量好了,学生们连连点头,一旁观测的老师们也露出了冬日里最温暖的笑容!
环节三 微报告
金中丽老师
在专题讲座环节,金老师从学科素养出发,围绕着备课组成员对本节课的共同研讨,按照研究背景、研究过程和研究思考三个方面与大家进行了分享。
在研究过程上,金老师用2个小情景剧《不可能?》和《一根绳子的消失》,为大家再现了教研活动过程中的真实情景,让老师们看到了这节课孕育过程中的经历。
在研究思考上,金老师一方面介绍了本节课在教学设计时充分思考的三个问题,即“解读是什么”、“研究为什么”、“活动做什么”。另一方面介绍了教学中用到的三个策略,即教学情境设计上,将虚拟的情境升华为真实的情境;在知识学习上,将生硬的文本转化为学生可体验的活动;将对圆的认识过程提炼成学习几何图形的过程模型。
通过金老师的分享,大家对本节课设计背后的思考有了更清晰的认识,同时也了解到了可借鉴的研究方法。
环节四 共享交流
聆听了备课组的活动后,现场随机抽取了九位教师组团分享他们今天的收获和建议。
顾奕凡老师
王老师的课程设计环环相扣,十分精彩。情境引入与前测联系结合,通过揭示“球体”与“圆形”的特点,区分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衔接到本节课的内容。坚持以学生为主体开展实践操作,活动紧紧围绕“定点”与“定长”两个关键知识,建议画圆环节运用三个助手记录画图过程,更直观地观测。
蒋颖老师
这节课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整个课堂通过创设各类情境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感悟、理解圆的特征。特别是在“非圆规画圆”环节,每一位学生身临其境,深刻感知圆形成的必要因素定点、定长。将书本中原本“虚拟”的,与学生无关的,离生活较远的情境全部升华,真正体现了“数学来源于生活”和“做中学”的理念。
陆天颖老师
桂老师的教材分析对比三个版本,罗列了相同点和不同点,这样的形式和策略为我们的备课组思考引入新方向。在学情分析中,前测问卷颇有意义,了解学生已掌握知识和思考点,有助于老师更好的设计教学环节。建议以取长补短,把其他两个版本中的部分优秀资源融入本节课中。
现场的老师们也根据自己对本次教研活动的真实感受填写活动专题报告记录单、教研活动课例研修观察单以及教研活动总结反馈表。这为备课组活动总结提供了有力的参考,促进全体教师的交流。
环节五 专业引领
五育融合中心副主任龚颖老师对本次备课组团队合作推进表示非常肯定,团队在教学研究中做出了很大的努力,也希望备课组在收获中不断精进、不断前行。会上,龚老师还为大家带来一场学科素养下模型意识在实践中如何运用的深度指导,鼓励大家分析问题中的几何信息,找出其内在的数学结构,做到教与学的模型统一。
本次数学备课组教研活动是素养引领下对几何教学真问题的真研究、真实践、真探索。我们想说“教研,我们在路上!”期待大家的共同参与!
每一场教研都有它的精彩,倾听师生的对话,融入他们的实践。从古至今,几何学的智慧,指引着人类文明的进步。让我们继续探索,在几何的世界里,发现更多的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