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水仙碱片其实就属于一种生物碱,而这种药物能够有效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的发作,但是这种药物本身就属于化学类型,具有一定的毒性,在使用的过程中是否可以达到降低尿酸的效果呢?你想了解一下秋水仙碱能降尿酸吗?希望痛风患者应该了解这些内容。
秋水仙碱能降尿酸吗
秋水仙碱不影响尿酸盐的生成、溶解及排泄,因而无降血尿酸作用。急性痛风性关节炎于口服后12~24小时起效,90%的患者在服药24小时至48小时疼痛消失。急性毒性试验结果:大鼠静脉注射LD50为1.6mg/kg;小鼠静脉注射LD50为4.13mg/kg。
与剂量大小有明显相关性,口服较静脉注射安全性高。1胃肠道症状:腹痛、腹泻、呕吐及食欲不振为常见的早期不良反应,发生率可达80%,严重者可造成脱水及电解质紊乱等表现。长期服用者可出现严重的出血性胃肠炎或吸收不良综合征。2肌肉、周围神经病变:有近端肌无力和(或)血清肌酸磷酸激酶增高。在肌细胞受损同时可出现周围神经轴突性多神经病变,表现为麻木、刺痛和无力。肌神经病变并不多见,往往在预防痛风而长期服用者和有轻度肾功能不全者出现。
秋水仙碱防治痛风的知识
1.治疗痛风急性发作秋水仙碱是一线还是二线药物?
痛风急性发作期,关节腔内的尿酸盐结晶有白细胞趋化作用,吞噬后释放炎性因子和水解酶致细胞坏死,释放出更多的炎性因子,进而引起关节软骨溶解和软组织损伤,导致发病。秋水仙碱针对急性痛风的发病机制而设,它可降低白细胞活动及吞噬作用、减少乳酸形成,由此减少尿酸盐结晶的沉积、减轻炎症反应而产生止痛作用。
基于此,美国、欧洲、日本和中国等各地指南均将秋水仙碱和非甾体抗炎药、类固醇激素一起,纳入痛风急性发作期的一线治疗药物。它们孰优孰劣,并无定论,因为尚缺乏它们之间的对比试验。
2010 年《中国痛风临床诊治指南》认为痛风急性发作应优先选用秋水仙碱和非甾体抗炎药,国外指南和 2013 年《高尿酸血症和痛风治疗的中国专家共识》则将上述三种药物视为同等地位。何种药物的选择应依照患者病情、既往对药物的反应、有无其他合并症、药物的疗效和安全性而定。
2.秋水仙碱只能在痛风急性发作期使用?
综合各指南建议,急性痛风发病后 24 h 内就应给予药物治疗;秋水仙碱的用药时机,也应该在急性痛风发作后 24 h 内(美国指南的建议是 36 h 内)使用。甚至有指南建议,「早期(起病后 12~24 h 内)用药」是获取良效的重要条件。
总之,急性痛风治疗越早,疗效越好,可谓「欲速则达」。
但要注意的是,秋水仙碱并不能降低血尿酸,对慢性痛风治疗亦无效。
除此之外,在预防痛风发作方面,秋水仙碱和非甾体抗炎药依然是一线药物。对此二种药物不能耐受、有禁忌证、或无效的患者,可用小剂量强的松或强的松龙。
3.秋水仙碱的服法是否要按照传统模式进行?
长期以来,很多痛风指南均建议秋水仙碱在控制痛风急性发作时按传统模式进行:首次口服剂量 1.0 mg,以后每 2 h 给予 0.5 mg 口服,直至出现下列 3 个停药指标之一:①疼痛、炎症明显缓解;②出现恶心、呕吐和腹泻等;③24 h 总量达 6 mg。秋水仙碱治疗剂量与中毒剂量十分接近,大约 80% 的患者在尚未达到适当药效之前就已因不良反应而停药。
秋水仙碱能降尿酸吗?秋水仙碱虽然说具有一定的毒性,但是在治疗痛风的过程中效果是非常明显的,我们在使用秋水仙碱防治痛风的过程中,一定要了解相应的知识,否则就可能会导致我们在治疗的过程中影响到自己的病情,希望大家一定要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