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更年期认识5误区
创始人
2024-10-03 03:25:41

  更年期,是女性卵巢功能从旺盛状态逐渐衰退到完全消失的一个过渡时期,包括绝经和绝经前后的一段时间。在更年期,女性可出现一系列的生理和心理变化,产生一系列的不适症状,诸如潮热盗汗、胸闷不适、耳鸣、烦躁易怒以及局部游走性骨痛等。每个到了更年期的妇女都应加强自我保健,以保证顺利地渡过这一人生转折时期。然而,很多女性在更年期症状的认识上存在着不少误区。

  误区一:夏天是更年期综合征的高发季节

  从医学上来说,更年期综合征的发病主要是由于卵巢功能衰竭,与季节无关。更年期综合征主要症状为潮热盗汗、胸闷不适以及烦躁易怒,所以,更年期妇女要注意调节自己的情绪,一旦“潮热”涌来时可以暗示自己,闭上眼睛,想象诸如蓝天、白云、大海、森林等情境,慢慢地让自己的心静下来,使烦躁的情绪逐渐平稳下来。尽量选择比较凉爽的环境,出汗较多时应及时擦拭,饮食方面以清淡为主,可以适当补充一些清心除烦的食物,如百合、莲子心、小米等。

  误区二:更年期综合征不是病,熬几年就过去了

  这是绝大多数更年期妇女在认识上的误区。在实际生活中,75%的围绝经期妇女会出现更年期症状,许多妇女抱着反正是自然现象,就忍一忍,结果直接影响了生活和工作,还有许多妇女忍了4~5年,症状依然没有减轻,其痛苦程度可想而知。此外,对一些症状不干预也有可能罹患一些疾病。据统计,绝经前女性心血管疾病的发生率仅为男性的1/10左右。绝经后女性的心血管疾病死亡率与男性一样,之后伴随年龄的增长,每递增10岁女性相应的心血管疾病死亡率为男性的7 倍。除此之外,随着年龄的增长骨量也随之丢失,超过25%的55岁以上女性患有骨质疏松症,80岁以上有3/4的妇女患有骨质疏松症。所以,要转变观念, 不要忍受更年期症候群的煎熬,要主动寻求妇科、心理、营养等专业医生帮助,通过综合治疗阻断或者延缓心血管疾病、骨质疏松等疾病的发生和进展,做好预防疾病的工作,将有助于提高妇女后半辈子的生活质量。

  误区三:服用雌激素治疗更年期综合征易致癌

  女性更年期就是内源性雌激素不断减少的一个过程,口服雌激素治疗更年期综合征能从本质上解决更年期的一些症状。有的女性担心使用雌激素会导致乳腺癌,这是个片面的认识。 2009年由国际绝经学会推出的“更年期指南”上明确指出,若无禁忌证的患者可长期使用雌激素治疗更年期综合征。当然,使用激素治疗相关疾病是个慎重的医疗手段,在使用雌激素治疗妇女更年期综合征之前,医生需要先详细询问患者家族史并做相关的检查,以排除激素使用禁忌证,然后再为患者制定个性化雌激素治疗方案。

  据研究资料,对于体内存在乳腺癌潜在癌变可能的女性来说,雌激素的使用可能会使得癌变提前几年发现,长期连续服用5年以上雌激素可以使乳腺癌发生率从2.5%提高到3%。但可以肯定的是,由于使用雌激素治疗需定期接受检查,因此,反而有利于乳腺癌的早发现早治疗。研究显示,曾接受过雌激素治疗更年期综合征而提前发现乳腺癌的患者,无论手术疗效还是术后的复发情况,均明显优于未接受雌激素治疗者。除此之外,雌激素不仅可以治疗妇女更年期症候群,而且可以改善中老年妇女的血脂情况,推迟骨质疏松的发生,从而大大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误区四:雌激素从日常食物中补充就够了

  大豆中的异黄酮是一种植物性雌激素,具有抗氧化能力。豆浆是由大豆制成,所以很多妇女认为喝豆浆是补充雌激素的一个很好的方式。其实不然,豆浆中只含有很少一部分植物雌激素,达不到有效治疗更年期症候群的剂量。试想,如果豆浆中的植物雌激素能够达到有效剂量,那么岂不是要禁止男性饮用豆浆了吗?

  误区五:用雌激素治疗

  是为了 “葆”青春

  很多人觉得,更年期女性用雌激素治疗是为了“葆”青春;人体衰老是正常现象,要“顺其自然”,不必强行用药物干预。这其实都是对雌激素治疗的偏见。使用雌激素治疗更年期综合征有三大好处:一是短期治疗,能有效减轻妇女潮热盗汗、烦躁心悸等不适症状;二是长期服用能预防骨质疏松症以及心血管疾病的产生;三是可以提高患者老年期生活质量。综合分析,用雌激素治疗更年期综合征利大于弊。

  目前,国外有40%的更年期妇女使用雌激素治疗,在我国有大约1.6亿更年期妇女,而雌激素的使用率只有2%。妇女在更年期以后骨质疏松和心血管疾病发生率大大增加,患者的生活质量得不到保障,同时也给社会和家庭带来了极大的经济和生活负担。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