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难免会生病,生病了,有些人会选择中医进行治疗,选择中医难免选择煎中药进行内服,然而煎中药加水也是一门技术活,煎中药时加水量的多少往往会影响到这服药的药效,那么,煎煮中药时如何科学加水才能最大限度发挥中药的药效呢?具体介绍如下。
量器加水法
我们可以准备一个量杯,利用量杯进行加水。不同性质的中药的第一次煎煮和第二次煎煮,所用到的水量都有所不同。一般而言,对于具有调理、滋补作用的中药首次煎煮为700-900ml,第二次煎煮为400-450ml;对于具有解表作用的中药首次煎煮为7400-600ml,第二次煎煮为280-300ml,至于其他中药,第一次煎煮和第二次煎煮分别为500-700ml和300-350ml。
重量加水法
重量加水法就是根据药物的总重量,来确定要加水的量。中药与水的比例为1:10,也就是说每1克中药要配10毫升的水。因此我们可以利用称中药的电子称,然后把称量出这服药的总重量和需要加水的总量,每次加水按照第一煎与第二煎的比例为13:7.例如人参养荣汤这服药的总重量为200毫升,加水量应为2000毫升,按照第一煎与第二煎的比例为13:7,第一煎要加水为1300毫升,第二煎为700毫升。重量加水法加水较为准备,适用于药物种类多、药量大的中成药方。
传统加水法
传统加水法就是直接把中药放置到中药锅中,然后用水把中药摊平,接着往锅中加水直到超出药面3-4厘米即可。这种方法操作简单,方便,但是实际准确度比以上2种加水法低,而且对于这服药中有花、叶比较多的时候。还要适量多加些水,因此这种花、和叶吸收水分能力较强。
温馨提醒;以上就是煎中药加水常见加水的三种方法,大家在煎中药的时候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加水的方法,但是要注意一点,如果不小心把中药煎糊,就不好喝了,因为有些中药煎糊除了会降低药效外,还有可能会产生其他不好的功效,对我们的身体造成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