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胃湿热的中医治疗 详解三大健康效果
创始人
2024-10-31 20:04:48

南方人相对北方人更容易出现脾胃湿热的症状,主要是因为气候的不同,生活方式的不一样。如果脾胃湿热症状出现后,没有得到及时的治疗,可能就会出现很多其他的病症,对身体健康非常不好。所以,我们可以从中医上对脾胃湿热进行治疗。中医治疗脾胃湿热的手段有:

一、针灸的方法

1、针灸八?穴

脾胃湿热的症状可以用针灸方法来进行治疗。如:对八?穴进行针灸可以起到清热利湿的作用,在人的骶椎上,左右各分布了上?、次?、中?和下?共八个穴位,分别对这些穴位进行针灸,可以缓解脾胃湿热的症状。

2、针灸大椎穴

大椎穴可以用来治疗脾胃湿热,特别是对于治疗脾胃湿热引起的痘痘、泄热的症状有奇效。大椎穴位于督脉上,在取穴的时候,先让患者低头,再摸后颈,能摸到很多突起的关节,而大椎是其中最高的骨性突起部位,在该位置针灸即可以治疗脾胃湿热的症状。

3、针灸中脘、足三里、阴陵泉三个穴位

对中脘、足三里、阴陵泉这三个穴位进行针灸,可以和胃健脾,促进脾胃运化水湿,也可以健脾除湿,所以通过针灸该三个穴位也可以很好的改善脾胃湿热症状。

 

二、刮痧

1、刮痧丰隆穴

对丰隆穴进行刮痧可以化痰湿、清神志。对于痰湿诱发的胸腹痛、呕吐、便秘、眩晕、烦心、面浮肿、四肢肿等状况,通过刮痧丰隆穴可以起到缓解作用。

2、刮痧阴陵泉穴

刮痧阴陵泉穴,可以起到内化湿邪的作用,对于治疗脾胃湿热引起的腹胀、泄泻、水肿、膝痛等症状有改善作用。通过在阴陵泉穴位置进行刮痧还可清利湿热、健脾理气、益肾调经、通经活络。

3、刮痧中脘穴

在中脘穴的位置进行刮痧,可以缓解伏天暑湿引起的腹胀、反胃、消化不良、泄泻、便秘等症状,另外对于脾胃湿热的导致的春燥失眠症状也有帮助。

 

脾胃湿热可以通过中医上的方法来进行治疗,而针灸、刮痧作为一种传统的中医手段,在治疗脾胃湿热方面可以发挥很大的作用。所以,在患有脾胃湿热症状时,不免试试针灸和刮痧!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