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一感冒,就到医院讨要挂水,殊不知,感冒,多是病毒感染,杀死病毒,无特效药,唯有靠自身免疫力将其清除;挂水,只是安慰剂;而且,感冒挂水,小病大治,还会造成体质下降,感冒频发的恶果。
让机能退化
感冒挂水,会人为地抑制人的自我保护能力。发烧,是机体的一种保护性反应:当细菌、病毒等侵入人体时,白细胞介素-1、肿瘤坏死因子、干扰素、白细胞介素-6等免疫细胞被激活,成为“内生致热原”.致热原入脑,作用于体温调节中枢,引起体温调定点(原为37℃)的改变,导致发烧的产生。
在体温升高(38℃~39℃)时,负责吞食病菌的白细胞不仅增多了,而且吞食能力也加强了。同时,机体抗体生成活跃了,肝脏解毒功能增强了,物质代谢速度加快了,机体的抵抗力全面提高了!
这些变化有利于消灭致病因素,缩短疾病时间,使感染较不具传染性,等。
如果急着用“挂水”,代替人体消灭病菌,将使人体的免疫力和自然治愈本能越来越低落,并导致抗生素的用量必须逐次增加。最后,当人体的免疫力和自然治愈力已非常薄弱时,再多量的抗生素也无法将感冒治愈了。这样,就会让人的感冒历时几个月也不愈!
不利于抗癌
最新研究发现:每年患感冒不足一次的人,患癌症的几率,是每年患感冒一次的人的5倍。为什么呢?
原因是,人感冒时,免疫系统对感冒病毒发生反应时会产生“干扰素”,它能激活人体免疫系统的自然杀伤细胞。这些自然杀伤细胞除了摧毁被病毒穿透并赖以繁殖的细胞外,还不加区别地摧毁疑有恶变迹象的其他任何细胞,包括癌变细胞,或使某些癌细胞的分裂速度减慢,增强人体免疫系统对癌细胞的抵抗力,从而减少患癌症的机会。
人每一次感冒,机体免疫系统都会产生这种干扰素。
研究还发现,癌细胞比正常细胞更惧怕高温。研究人员甚至说:可以把一般的伤风感冒,变成治疗癌症的强大“生物武器”.
微粒会伤肺
静脉输液,将药物直接打进血管里的这种给药方式,暗藏隐患。隐患来源于藏在注射液中的幽灵--微粒。
我国药典2005版规定,100 mL以上静脉注射液,每mL含10μm以上微粒不得超过25粒,含25μm以上微粒不得超过3粒。按此最低标准,假设一个病人每天输液500ml,那么只要输液超过8天,就可能有多达上千个微粒进入体内。
这些微粒不溶于水,不被体内的代谢酶分解,也很难穿过血管和组织到达排泄器官,以致它们只要进入人体,就会长期滞留,甚至可以伴随人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