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气候寒冷干燥,是许多老年疾病的高发时期,有的老人身体虚弱,或多或少的都有一些毛病缠身,实在令人苦恼。那么,老年人如何健康过冬呢?看看下面介绍方法。
老人要预防6种冬季高发疾病
1、感冒:老年人要重视防感冒,经常洗手,包括鼻子和嘴巴;居室勤通风换气,尽量少去人流聚集的地方;适量户外活动、冷水洗脸、热水洗脚,提高人体免疫力和抵抗力;出现流感征兆或病症应及时就医。
2、心血管疾病:心脏病发作冬天常见,包括心绞痛、心肌梗死。老年人应重视防寒保暖,还要定期进行心血管系统的检查,遵医嘱选用降压、降脂等药物,谨防心肌缺血、缺氧。
3、中风:老年人血管弹性本来就差,气温急剧变化会带来血压的异常波动,易引发中风。要重视对原发病的治疗,尤其是不稳定的高血压、活动性冠心病,还有糖尿病等。密切关注中风先兆,如突然眩晕、剧烈头痛、视物不清、肢体麻木等。
4、跌倒:气温低、加上老人反应慢,容易滑倒。老人跌倒易伤及骨骼和内脏,治疗恢复需要很长时间,造成身心痛苦。出门时须有人陪同,要穿防滑鞋;用拐杖的老人,确认拐杖的安全性。
5、冻伤:鼻子、耳朵、脸颊、下巴、手指和脚趾都是容易冻伤的部位,平时注意保暖。患有心脏病及其他循环系统疾病的人尤其要注意。
6、一氧化碳中毒:在家取暖时不能紧关门窗,要定时通风;睡觉前一定要把煤炉子熄灭;定期检查煤气用品的开关,防止煤气泄漏。若发现有一氧化碳中毒者,应先使其脱离中毒现场,然后立即送医院进行救治。
老年人健康过冬要遵循的原则
1、起床要慢:清晨人体血管应变力最差,是急性心梗发生的高峰时段,老人睡醒时不要急于下床,先在床上躺一会儿。起床后最好喝杯温开水,有利于稀释血液。
2、健康饮食:根据老年人的生理和胃肠功能特点,老年人的饮食应掌握三条原则:一是饮食清淡;二是选择一些易消化吸收的食物;三是注意饮食卫生。日常膳食最好选择高新鲜度、高纤维素、高蛋白质的食品
3、天冷少出门:气温骤降,容易诱发中风、脑梗塞、心肌梗死等疾病。心脑血管病人除了必要的保暖外,大风天尽量别出门,若非出去不可,最好在10点钟太阳完全升起以后,外出时最好带点速效救心丸、硝酸甘油等药物。
4、保护皮肤:秋冬季节是十分干燥的,大风会加速皮肤水分的流失,时间一长,容易变得粗糙脱屑,甚至引发皲裂、瘙痒症等。老年人本身的皮肤就比较干燥,建议中老年人一周洗澡1-2次即可,不要每天都洗,选用保湿效果较好的护肤品。建议多喝热水,每天的饮水量因人而定,但每天补充一定量的水分以及正确的饮水方法,都可以起到一定的皮肤保湿功效。
5、注意脚保暖:脚离心脏最远,血液供应慢而少,皮下脂肪层较薄,保暖性较差,一旦受寒,会反射性地引起呼吸道黏膜毛细血管收缩,使抗病能力下降,导致上呼吸道感染,因此,数九严寒脚部的保暖尤应加强。老年人冬季应及早穿厚袜子配棉鞋,以暖足固肾。有冻伤史者更应早穿。此外,晚间临睡前以热水烫脚,搓脚心涌泉穴,以保持末梢血液循环良好,利于保健。对有冻伤史者,可用葱须加花椒的热水洗烫脚。
结语:冬季寒冷时节,对老人来说是个不小的挑战,首先要做好疾病的预防,同时要遵循冬季养生的原则,健康安全的度过冬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