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被欺负,父母是不是应该出面?这个问题困扰着很多父母。有人觉得应该让孩子自己解决,训练他们的独立性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另一些人则觉得父母应该出面,保护孩子的权益和尊严。当孩子遭遇欺负时,父母应该出面,保护他们的权益和尊严,同时引导他们掌握勇敢地保护自己,寻求帮助,打造好的交流途径。只有如此,才能让孩子健康成长,迈向光明的将来。
最近,我和一个朋友聊天,听他讲述了一个关于他儿子的历程。几年前,他八岁的儿子在学校被同班同学狠狠扇了一耳光,尽管事后打人的同学道了歉,他儿子也只不过简单地说了句“没关系”,事件好像就如此被解决了。然而,朋友并不认可如此的结果。他询问儿子内心真的的感受,发现儿子其实非常受伤,觉得这件事并不不重要。
朋友意识到自己作为爸爸应该饰演的角色,他期望儿子可以掌握保护自己,不随便委屈自己。于是,他与班主任联系,坚持需要见打人孩子的父母。虽然班主任觉得这是小题大做,但在朋友的坚持下,最后还是安排了父母会面。在会面过程中,打人孩子及其父母被朋友的态度所镇住,孩子不免愧疚,最后表示歉意。这次事件的处置挽回了儿子的尊严,也让朋友意识到了自己在孩子成长中的责任。
这个故事让我深受触动。在日常,大家总是会由于忙碌而忽视了孩子的感受。当孩子在外面遭到欺负时,大家总是会习惯性地说:“没关系”,“孩子子之间能有多大的事”,却忽视了他们的真实体验。每一个孩子都是独立的个体,他们应该被尊重,被保护。无论是老师还是父母,都不应该为了省事而忽略孩子的感受,更不应该随便替孩子说“没关系”,这种做法会对孩子的成长导致不利影响。
1.当孩子遭遇欺负时,父母应该鼓励他们勇敢地保护自己,而不是一味地迁就。让孩子掌握说“不”,坚持我们的立场,不被别人随便左右。当孩子向父母求助时,大家应该温顺地告诉他们:“父母支持你”,给予他们必要的安慰和鼓励,而不是随便地说“没关系”,不然会让孩子感觉我们的感受被忽略,从而致使负面情绪的积累。
2.父母应该引导孩子掌握寻求帮助,不要一个人承担重压。当孩子遇见问题时,大家应该鼓励他们准时向老师或家人寻求帮助,不要让他们孤立无援。如此可以有效地保护孩子的权益,同时培养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
3.父母应该关注孩子的情绪变化,打造好的交流途径。与孩子维持好的交流,知道他们的内心想法和感受,准时发现并解决问题,是保护孩子健康成长的要紧渠道。父母的支持和理解,可以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生活观和价值观,成为自信坚强的人。
上一篇:怎么样帮助高中生应付负面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