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曲古琴令我回想起十八岁初尝秋愁的情景。
寒露将至,昼暖夜凉。道旁街侧,桂米斑驳暗黄,在经风沐雨碾作尘的花期终程,仍断续散发烟火气的甜香。木芙蓉临水盛放,丰姿端艳、皎若秋月。
当此寒气日重的后半秋,天地间时常因温差过大而氤氲着清冷的晨雾或暮霭,雾霭散尽时,尤显得天色澄澈。云中有鸿雁成阵、草木间有虫语凄切,王安石说此季是“忽忽远枝空,寒虫欲坯户”,自然界的生灵原本就比人类更敏感于节气的更替,然而晨昏之时,最爱美的年轻女孩也披上外套,柔软开衫或笔挺风衣下,犹见轻柔裙摆曼妙飘扬。
与老友相约醉白池,园中一派秋光正好,杏黄枫红绚烂似锦、各色秋菊竞绽斗芳。老友说,见此景想到万物盛极而必衰,人生亦如此,难免生出无限愁思,我说正因现下暑热尽而寒气尚微,风光与气候皆明媚宜人,所以才要倍加安享。然而园中播放的背景音是古琴曲,倒令我回想起十八岁初尝秋愁的情景。
那年夏末,我首次离家出远门,到姑苏古城读大学。头一回过集体生活,最初的新鲜兴奋过后,种种不适凸显出来。饮食的不同、缺少隐私与个人空间的别扭、熬了几夜完成的制图作业未能得到理想分数……种种如今看来不值一提的小事,当时却因未经世事和多愁善感而无限放大,在深秋时节发酵成莫名的伤感落寞。
一个无课阴雨的午后,独自去逛园林散心,想顺便画几幅风景速写作业。为避开人流,有意选择了位于深巷之中、少有游客知晓的艺圃。雨霁初晴,游人寥落,穿过碎石铺就的狭长小径进园。找了入眼的景致速写,一幅假山残荷画完,却觉得线条滞涩,全然不在状态,索性随意游走。忽而听见隐约乐声,极轻却沉着、极淡却悠远,是我喜爱的古琴之音。循琴音而去,过石桥、穿拱门、经竹径,至一处静僻如荒废的小室,见窗内一位看不出年龄的玄衣女子,端坐凝神抚琴。
窗下静听,发觉抚琴者非行家,而是在练习新曲。断续、重复,甚至不时停下沉吟,却总能不躁不怠地继续下去。每当一小段能够较为流畅地奏出,她总会露出小而欢欣的微笑,原本平常的容貌也因眉眼嘴角配合得宜的弧度而显得格外耐看。从她这不熟练却极投入且享受的弹奏中,我仿佛看见流动的画面:湖水如镜、明月初升、淡淡思念漫上离人心头,把酒对空庭、霜冷竹泪瘦,万般思绪如浮云来去,只余清风明月悠然空明……离去时,我烦闷尽消。
回校后直奔图书馆,抱了厚厚一摞书回寝室,一半堆在床上,一半置于案头,此后不论去哪里都随身备一两本,稍有余暇便找个安静处读书。现实生活的琐事不再令我烦恼,画画作图时,也比从前更能耐得住性子。从此后,每当感觉惶惑难安、莫名烦愁时,便知道赶快去静心读书、专心做事总没错,这习惯一直延续,也一直奏效。
当日没好意思出口问曲名,遗憾良久。又有一年深秋,学古琴的朋友推荐了“老八张”,听到溥雪斋弹奏的《良宵引》,依稀辨认出,这便是当年在艺圃听到过的琴曲。或许在音乐上我天赋不高不足以记得多年前听过的旋律,却能记得住某时某刻给我触动极大的画面、细节、情境和感受。但即便记错了又有何关系,就让这简短安闲的《良宵引》伴我度过漫漫秋夜。忆姑苏大学四载,自认最大的收获就是在看似不务正业地逛园林、探古巷、读闲书、纵情山水中感受和汲取了一点来自古人的审美与智慧。
寒露时节,阳气渐退,阴气渐盛,据《黄帝内经》记载:“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生理上应注意保暖、润肺滋阴,精神上则应收敛清简、安养心神。一日寒似一日的秋风,是在提醒我们,该将更多注意力从外部转回内在,减少不必要的消耗,养精蓄锐,为严寒的来临做足准备。一点露寒一点静,身静则生阳、心静则生慧,若能身心静定则阻滞得解、欢喜自生。
逛园子乏了,坐进茶室,喝着白毫银针重听几遍《良宵引》,闲聊一番,尽兴而归。老友问下回约会想如何安排,我说先去逛书店、听讲座,再去喝菊花酒、吃螃蟹,可好?(王萌萌)
盘点一款"青海西宁麻将到底可以开挂吗"最新辅助详细教程。-知乎:https://www.huixiwan.com/news/1091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