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网记者柏可林10月13日报道:“一部茶馆,半部中国话剧发展史”,《茶馆》是北京人民艺术剧院的“镇院之宝”,平日里要想观看现场演出并不容易。本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期间,上海戏迷有眼福了!10月14日至11月9日,北京人艺大规模赴沪驻演,在近一个月的时间带来五部精品力作。
彩排现场(摄影:柏可林,下同)
10月13日上午,北京人艺在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中心与媒体见面,“国宝级戏骨”冯远征、濮存昕、杨立新、梁冠华、吴刚等出席。下午,演员们在上音歌剧院进行带妆彩排。
据介绍,1961年以来,北京人艺多次大规模赴上海交流演出。此次驻沪演出不仅充分展现了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创新名团合作模式,打造具有世界影响力的文化品牌的积极作为;也彰显了艺术节平台对海内外高质量艺术内容的吸引力,以及携手优秀文艺团更好向世界展示中国文化的使命担当。
北京人艺“举家出动”,五部大戏全面展现话剧舞台魅力北京人艺院长冯远征介绍:“这次北京人艺可以说是‘举家出动’,大部分演职人员、行政人员都来到上海,《茶馆》《哗变》《日出》《杜甫》《正红旗下》五部作品先后登场,五个剧目的选择代表着当下我们这一代呈现经典的态度。”
冯远征
此次剧目安排既有历史意义,又有现在的承接,更有未来的展望。上海观众熟悉的杨立新此次担任复排艺术指导(执行),他告诉记者:“《茶馆》曾经在1988年由上一代演员在上海演出,当年我也参演了一个小角色。此次是第二代演员的演出,是我们对1988年的一次呼应。”
杨立新
《茶馆》将率先登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的舞台。《茶馆》是北京人艺的“镇院之宝”,从1958年老舍的《茶馆》在首都剧场首演开始,这部作品在北京人艺的舞台上上演了六十余年。“一部茶馆,半部中国话剧发展史”、“东方舞台上的奇迹”,这些评价足以证明《茶馆》在话剧界的地位。剧中以老裕泰茶馆为背景,用三幕演出跨越近半个世纪,以诸多小人物的命运悲欢,讲述了时代变革。此次上演的这版云集北京人艺第二代《茶馆》演员阵容,加上青年一代的加盟,展现出这部经典在当下的生命力。
《哗变》是北京人艺外国戏的代表作之一,也是一部“话剧姓话”的代表作品,被认为是话剧舞台的教科书与试金石。该剧在舞台上构建了一个真实的法庭,所有的人都是这场辩论的参与者,律师、原告、被告、陪审员、证人等角色依次上下场。充满机锋的唇枪舌战,与层层递进的法庭质询,让观众在紧张的氛围中,感受一场撼人心魄的激烈交锋。
此次上演的《日出》则是2021年由冯远征导演的全新版本。全新的舞台探索、传统与现代的对话,为这部诞生于八十多年前的经典赋予了新的生命。北京人艺全青年阵容的舞台亮相,展现出青年一代的舞台创造力。同时,舞台上数字影像技术的应用,也赋予舞台多时空、多维度的表达。
濮存昕
《杜甫》是北京人艺近年来创排的历史剧目,以古典唯美的审美意境,诗化的叙事风格和深厚的文化内涵,收获观众认可。“千秋诗史杜,独立自苍茫。”作为一个中国家喻户晓的诗人,《杜甫》以人物立足,既从现实角度又兼具浪漫色彩地再现了他的人生境遇与人物性格,让观众在舞台上去重新认识杜甫,了解他的真实与伟大。《正红旗下》改编自老舍同名半自传体小说,这部老舍遗作经由李龙云编剧,从老舍的第一视角来讲述故事,将自己出生前后,清王朝没落黄昏中的北京城活灵活现地展现在了舞台上。让观众看到老舍先生笔下幽默中的苦涩,嬉笑中的同情。安排这部作品作为驻演大轴作品,与老舍先生的另一部作品《茶馆》头尾呼应,体现北京人艺致敬经典,续写未来的舞台传承。
艺术研讨、联合党建等多项活动,促进京沪两地文化交流除了五部作品,丰富多样的交流活动也同期开展。通过举办研讨会、艺术交流、展览、联合党建等多种形式的十余项活动,体现台前幕后北京人艺“戏比天大”的创作精神,让观众在看戏之余,全面了解北京人艺。
演出期间,北京人艺院长冯远征将赴复旦大学、上海戏剧学院开展艺术讲座。《哗变》“五虎”冯远征、吴刚、王刚、高冬平、丁志诚将走进上海戏剧学院,与师生们开展交流座谈。艺术家濮存昕将在上音歌剧院与观众们进行交流互动。
北京人艺也将开展?“一次党课”和“党日活动”等,与上海当地相关单位开展联合党建。同时,北京人艺专题展览将同期在上音歌剧院展出,从北京人艺几次赴沪演出的盛况,回顾“京沪”两地文化交流的传统;从北京人艺的历史与发展,全面展现北京人艺的艺术风格和对未来的展望。
在演出尾声,还将举办此行的重磅活动——“在艺术节,遇见‘京’彩人艺——北京人民艺术剧院上海驻演主题研讨会”,届时将邀请京沪两地话剧界人士,共同研讨总结两地话剧界在艺术生产、人才建设、理论研究、展示传播等方面的成果和经验,探讨新时代话剧的状态与前景、机遇与挑战,探寻如何进一步加强两地的对话、交流与合作,更好地推动新时代话剧高质量发展。
在艺术节与北京人艺的共同策划下,此次上海驻演将集中展现剧院多年来的优秀舞台艺术成果,为上海观众带来高水平的话剧演出,同时更希望通过这样的深度交流,促进京、沪两地戏剧文化的相互对话、融合互鉴、长足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