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网通讯员胡杨、记者刘轶琳4月22日报道:自去年4月12日上海市“市级分级诊疗平台”正式启用以来,各区卫健委及医疗机构积极响应,实践了一系列分级诊疗举措。4月22日,记者从虹口区卫健委及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了解到,为积极推动诊后患者下转社区,进一步夯实“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分级诊疗体系建设,区卫健委将偕同市一医院,在全市范围内率先试点探索“上转签约居民诊后下转社区”服务模式,让社区首诊患者“上得去,下得来”,更好地实现二三级医院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之间的“双向奔赴”。
4月22日上午,虹口区和平公园的下沉式广场人头攒动,一场特殊的健康咨询活动正在这里开展。与以往同类活动的专家团队往往来自于一家医疗机构不同,本次健康咨询活动的专家团队由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的23位专家,以及虹口区八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全科医师“结对”组成。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普外临床医学中心主任黄陈与嘉兴路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外科医师曹锦峰就是一对“义诊搭档”。除了在义诊现场共同为市民答疑解惑,黄陈还将协助嘉兴路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立“社区标准化门诊手术室”。今后,普外科、泌尿外科等疾病的部分小手术在社区医院即可完成。
此次健康咨询活动的主题是“上转顺畅,下转通达,守护家门口的健康·市一虹口社区同行”。在进行健康咨询和疾病科普之余,医务人员还特别向市民们宣讲了“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分级诊疗机制。据虹口区卫生健康工作党委书记何东滔介绍,本次活动之所以由市一医院与八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专家联合参与,正是为了进一步强化“家门口的健康管理”理念,加强医联体单位之间的紧密协作与高效联动。
号源下沉、双向转诊,这些举措无不意味着区域医疗卫生服务的连贯和责任共担。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党委书记秦净表示,“作为虹口区综合性医联体牵头单位,市一医院坚持将优质医疗资源送下去、沉到底,力求让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高水平的医疗服务。”近年来,市一医院深入践行“分级诊疗”政策,率先启动“全+专、一对一”社区全科医师导师制培养以及“点对点”精准转诊等项目,通过社区全科医生批次进修、建立双向转诊绿色通道等举措,落实市、区政府社区卫生服务能力提升部署。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患者体验处处长柴双告诉记者,经过一年左右的努力,目前社区患者“上转”至市一医院已十分顺畅。后续,市一医院将在完成诊疗后的患者“下转”回社区方面,继续开展优化工作。
据介绍,市一医院将会同虹口区卫健委,在全市范围内率先试点探索“上转签约居民诊后下转社区”服务模式,并遴选眼科(白内障、干眼症)、泌尿外科(前列腺疾病)、内分泌代谢科(2型糖尿病)等专科专病作为先行试点,制定统一、规范的疾病下转路径与标准流程,为下转平台建设提供参考和经验。
以2型糖尿病患者为例,患者在市一医院完成治疗,且相关指标较为平稳后,就可以回到社区医院进行随访、处方,由社区医院的全科医生依托标准化诊疗路径管理病情。市一医院专家则定期下沉社区开展查房,确保基层诊疗规范。这样一来,三甲医院的医疗技术可辐射到基层,常见病、慢性病、康复期患者也可放心地回归社区就诊,让每一位患者都能在分级诊疗体系中充分获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