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16年的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两院院士大会、中国科协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向地球深部进军是我们必须解决的战略科技问题。面对总书记发出的号召,无数科技工作者迅速行动起来,不畏艰辛,迎难而上,“时代楷模”黄大年就是其中优秀的代表。作为黄大年生前的“战友”,吉林大学“地壳一号”万米钻机研发团队,传承发扬黄大年“心有大我 至诚报国”的科学家精神,冲破重重关卡,十年磨一“钻”,全力“向地球深部进军”。
然而,科研的道路从来都不是平坦的,何况这还是一条很少有人走过的路。
经过4年多的技术攻关,2013年,团队联合四川宏华石油设备有限公司成功研制出了我国首台万米大陆科学钻探专用装备“地壳一号”万米钻机。但伴随着成功的喜悦,问题也接踵而至。如何保障钻头在持续超高温下不“中暑罢工”;如何在一个极不均匀和复杂的球体上“动刀”,在保证钻的井眼不能坍塌和崩裂的同时,还要完整无缺地取出深部岩心……一道道难题摆在了团队的面前。
创新之路,勇者先行。不想被“卡脖子”,就要勇闯科技创新的“无人区”,打造创新“新高地”。只有实现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可控,发展的主动权才能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在充满困难和挑战的科技创新之路上,“咬定青山不放松”是状态,而“吹尽黄沙始到金”却是常态。
“对于‘地壳一号’万米钻机的研制,团队几乎是从零起步的。研发阶段,师生们坚守在四川研发基地里,一干就是4年,整个钻机设计图纸摞起来足足有一人那么高。”说到研发过程的艰辛,吉林大学建设工程学院勘察工程系主任刘宝昌感触良多。
“将我们想要的东西从地球深部10公里深度的地方取出来,这并不容易。因为钻杆在地面上看起来很硬,但到了那么深的地方后,就像一根面条一样。”刘宝昌表示,科研的过程中,可谓困难重重,但面对挑战,团队里没有一名科研人员退缩,大家齐心协力,不断摸索,奋勇拼搏,以钉钉子精神勇闯每一关,最终攻克了地上地下的多项关键技术难题,取得了系列创新性成果,让吉林大学“地壳一号”万米钻机闪耀在了历史的舞台,成功攀越“地下珠峰”。
作为一把打开地球深部奥秘的“钥匙”,“地壳一号”万米钻机解决了我国深部钻探装备转盘回转速度低、设备自动化程度低和深部钻探钻头压力控制精度低的三大技术难题,突破了高转速全液压顶部驱动钻进、高精度自动化摆排管、高速度钻杆柱自动拧卸输送和高精度自动送钻四大深部钻探装备关键技术,形成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性能深部科学钻探装备和配套装置,填补了我国在深部大陆科学钻探装备领域空白。利用“地壳一号”钻机获取的岩心,也为我国科学家建立地球演化的档案创造了条件,为国家能源安全提供了重要的数据支撑。
“‘地壳一号’万米钻机关键技术还成功应用于‘极光号’极地钻机,并用于俄罗斯北极圈亚马尔中俄油气勘探项目,开创了我国钻机在北极圈钻井的先河,打破了多个国家的技术垄断。相关技术成果被大规模推广应用于5000-9000米常规油气井钻机系列,产品出口到近30个国家。”吉林大学建设工程学院勘察工程系副主任赵研介绍说。
任何一项科研成果的取得都不是一蹴而就的,是科研人员们的汗水和泪水的结晶,更是勇于探索、敢于创新、不懈努力的坚持和坚守。吉林大学“地壳一号”万米钻机的成功研制,是科研人员持续奋斗、久久为功的精神写照,也是吉林大地创新动力持续澎湃的力量源泉。
党的十八大以来,吉林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的重要论述转化为推动新时代科技改革发展的具体行动,科技创新不断取得新突破。坚持把科技创新作为高质量发展第一动力紧抓不放,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全力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突出科技创新“第一动力”,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让更多科研成果加快变成产业成品和发展结果,始终是吉林不变的初心使命,更是吉林实现高质量发展明显进位、实现吉林振兴率先突破的关键所在。
“地壳一号”万米钻机的研发成果为我们揭示了更多地球深部的奥秘,推动地球科学研究的深入发展。同时,它也为我们提供了更为宝贵的启示:只有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不动摇,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和创新体系建设,加强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能力建设,才能不断攀登科技高峰,实现科技自立自强,向科技创新的深度和广度大步迈进。
近日,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以下简称朝阳医院)神经外科通过急诊脑卒中绿色通道,经桡动脉入路完成一例基底动脉闭塞高龄卒中患者的取栓治疗。
患者为89岁男性,在家中突然出现呕吐并意识丧失。来到朝阳医院后,在急诊医学中心和放射科的协作下,为患者完成了一站式卒中CT检查,显示急性基底动脉闭塞,这种病的死亡率约75-99%,是最为危重的一种缺血性脑血管病。
常规取栓手术多采用经股动脉(大腿根部)穿刺入路,但高龄患者血管往往迂曲程度重,经股动脉入路常有困难。经桡动脉(手腕部)的手术通路有时更加直接,且患者术后舒适度明显提升。
神经外科副主任刘赫和主治医师贾建文决定经桡动脉入路手术。穿刺过程顺利,导管迅速到达基底动脉下段,采取抽吸技术,取出血栓,闭塞的基底动脉成功复通,且其重要分支血管全部保留。患者从入院至脑血管开通,仅用时100分钟。术后患者很快恢复神智,转入神外监护病房治疗。
此次治疗成功展现了朝阳医院在脑血管病诊疗领域的专业实力。朝阳医院已连续3年荣获北京市“优秀动脉取栓单位”称号。本次手术从术前评估、入路设计到具体术中操作,彰显了医院对危重患者采取“优质资源优先配给”的救治原则,更体现了医院缺血性卒中血管内治疗水平。未来,朝阳医院神经外科将继续深耕卒中绿色通道,为患者提供创新驱动、精准高效的医疗服务。
我省枢纽建设再迈新台阶!总投资超475亿元大宗商品交易中心项目落户郑州航空港
从功能上来看,郑州国际大宗商品交易中心项目将承载拓展功能体系中的供应链集成服务、商品展示交易服务、专业物流服务、冷链物流服务、物流科技服务、信息综合服务等多个复合功能。
清明探消费——春风十里繁花浓
本报特推出“清明探消费——春风十里繁花浓”报道,从美食、健身、品茶、踏青、民俗等方面,探访清明小长假消费市场,与读者一起放松身心、欢度假期。
这个清明假期国内出游1.19亿人次,花了539.5亿元
假期3天,全国国内旅游出游1.19亿人次,按可比口径较2019年同期增长11.5%;国内游客出游花费539.5亿元,较2019年同期增长12.7%。
注销手机号等于出卖自己?“二次放号”怎么破?
“注销手机号等于出卖自己”这一触动消费者神经的说辞的背后,是注销后的手机号会被重新投放回市场的现实问题。记者咨询电信专业人士后了解到,这一操作通常被称为“二次放号”,而“二次放号”带来的麻烦已困扰消费者良久。
永远难忘,清澈的爱!今年清明这7个细节戳中泪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