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新闻客户端
1分钟秒懂!来玩app软件透明挂,(来玩app)外挂辅助插件(总结教程)-
朗诵的语言从“说”开始,以“真”为贵。
?常常会想起那首诗,《巴尔巴娜》。是回望,亦是回味。
这是当年北京中山音乐堂举办的《聆听经典》诗歌专场中,主办方要求我朗诵的一首作品。直觉是喜欢、感动、独特啊!诗的画面感很强;诗的语言流畅并富有乐感;战争的背景清晰可见,主人公巴尔巴娜的形象鲜明,呼之欲出;作者的情感浓郁地浸润全诗,摄人魂魄!
我查阅了作者的资料,恍然大悟。雅克·普雷维尔(1900—1977年)法国诗人,歌唱家,电影编剧,参与多部电影台词及歌词创作。他最著名的电影作品是《天上人间》和我们都很熟悉的《巴黎圣母院》。
再读全诗,反复映入眼帘的词是:巴尔巴娜、雨、布雷斯特、我,还有夏姆街、他,包含着天气、地点、人物。作者以一个见证者的视角来讲述故事,这个“见证者”即是诗中的“我”,“我”的眼睛就是作者的镜头,读者随着他镜头的移动延伸,获得故事的全貌。请看诗的上半部分:
记住吧巴尔巴娜/那一天在布雷斯特雨不停地下/而你走着微笑着像怒放的花朵/幸福地湿漉漉地/淋着雨/
记住吧巴尔巴娜/在布雷斯特雨不停地下/在夏姆街我从你身边走过/你微笑着/我也同样地微笑着/
记住吧巴尔巴娜/我不认识你/你也不认识我/记住吧/还是记住那一天吧/不要忘记了啊/一个男子在门廊下面躲雨/他叫着你的名字/巴尔巴娜/你淋着雨向他跑去/湿漉漉地幸福地/像怒放的花朵/你投入他的怀抱/把那记住吧巴尔巴娜/
不要嗔怪我如果我用“你”来称呼你/对所有我爱的人我都称呼“你”/即使我只见过他们一次/对所有相互爱着的人我也称呼“你”/即使我和他们并不相识……
诗的每一段都是一个个电影镜头。充满了爱、欢乐、甜蜜的气息。温暖的细节好似出神入化的爱情电影蒙太奇,融化着读者的心。
感谢罗洛先生忠实于原作的精湛翻译,其传递出来的平实的语言风格不仅打动了我,也指明了这首诗朗诵的基调。当我按着诗句的长度和标点、合着诗人的呼吸读出诗句的时候,我收获了视像、情感,收获了节奏和乐感。对一位朗诵者而言,视像是何等的重要,他是诗人眼中的画面,我要将它化为自己心中的画面,然后才能“情随画生,调随情移”,这是我多年来的实践心得;在这篇情感浓烈的作品里,千万不要为表达感情而去表演感情,感情的获得应是水到渠成,强挤的感情只能是扭曲的过火的。这也是我多年来的实践心得;朗诵的语言从“说”开始,以“真”为贵,这是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道理。
在朴素如常的表达中,蕴藏着变化,有细小不易察觉的丝滑,有大起大落的跌宕,所有的依据只能是诗句本身提供的声画形象。如:“一个男子在门廊下面躲雨/他叫着你的名字/巴尔巴娜……”
于是我拉长了又拉长了声调深情地喊出“巴尔巴娜……”,“你淋着雨向他跑去/湿漉漉地幸福地/像怒放的花朵/你投入了他的怀抱/把那记住吧巴尔巴娜!”以诗句给予的“动感”为指令,我用了奔跑的速度,用了投入他怀抱的激情,用了温柔的声音,来还原、渲染这一刻的甜蜜和炽热。
诗的后半段战争发生了!作者没有描写战争的细节,而是用一连串意象的跳跃及剪辑,虚实交融,传递出风云突变、情感重创……请看后半段:
记住吧巴尔巴娜/不要忘记/那沉静而幸福的雨/落在幸福的脸颊上/落在幸福的城市里/那海上的雨/落在兵工厂/落在乌尚特的船上/
啊巴尔巴娜/战争是多么的愚蠢/淋着这铁的雨/火的雨钢和血的雨/你现在有着什么样的遭遇/而那个深情地拥抱着你的男子/他是死了失踪了还是依然活着呢/
啊巴尔巴娜/在布雷斯特雨不停地下/像从前那样地下啊/但是再不一样了因为一切都已毁灭/即使它也不再是钢铁和血的暴风雨/这是可怕又凄凉的服丧的雨/
多么单调的云/僵死的云像死了的狗/从布雷斯特顺流而去的狗啊/在远方腐烂了消失了/在离布雷斯特很远很远的地方/完全消失了/什么也没有留下来
依然是朴素如常的述说,依然是乐感满满的诗句。可情感背景已然不同。在表现背景变化的同时,我是如何朗诵全诗的高潮呢?突出的是重音手段的运用。
我在“战争是多么的愚蠢”这句上连用三个重音,“战争”“多么”和“愚蠢”上,我使用的几乎是同样的力量,然而,在“多么”这里我下意识地加重了力度。为什么说是“下意识”,因为本不是我刻意为之,而是“情到深处”时的自然流露,是灵动可贵的即兴。即兴的生成是情感上对战争的诅咒、控诉!
“但是再不一样了,因为一切都已经毁灭”这两句,第一句我把重音落在了“再”字上,强调了一切都无法挽回的悲痛、无奈与沮丧。后一句我又把“一切”和“毁灭”作为两个双重音并用。这两段的朗诵我几乎是用“贯口”一气呵成,让急切的节奏速度和激烈的情感来体现作者和主人公的悲愤。
下面这一句的情感,痛大过愤:“而那个深情地拥抱着你的男子/他是死了失踪了还是依然活着呢”。这一句也是如此:“即使它也不再是钢铁和血的暴风雨/这是可怕又凄凉的服丧的雨”
在我用“如泣”的语音朗诵着这些诗句时,我在“死了”“失踪了”“依然活着呢”, “可怕”“凄凉”和“服丧”几个词上也同样予以重读。这种重读的连用、并用,这种情到深处的自然生发,成为我朗诵这首诗的常用手段,几乎不这样不足以表达柔情、悲痛、悲愤!当然其中也有诗句较长的原因。然而我明白这样的处理必须建立在生活语言的基础上,不能脱离生活语言基本逻辑。
诗到“多么单调的云”这最后一段,已经没有情节,没有故事,只有悲怆无奈的回眸,灰飞烟灭又挥之不去的记忆,伤痛是难言的,脆弱无力的。在进行音乐合排中,当年为我作钢琴伴奏的是中国音乐学院学生金野。我们第一次合乐就非常默契,我甚至感到我们的呼吸都在同一个节点上。就在合排到最后一段时,我停下来了,我说,这一段不要音乐了。我希望用若有若无、渐缓渐隐的语言给诗画上一个句号。整首诗结束后钢琴点出了那样弱弱的音符,留给观众一个无可言说痛彻心扉的回响。
一位文艺界的朋友对我说:最后一段的处理是最让他揪心的。(姚锡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