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社平
《人民日报》(2024年12月08日第01版)
站在2024年岁末,回看今年中国经济的整体表现,一、二、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分别增长5.3%、4.7%、4.6%,前三季度增长4.8%。9月以来,随着一揽子增量政策持续显效,经济保持回升向好态势。总的看,我们“有充足信心实现今年经济增长目标”。
对于今年中国经济的表现,无论作何评价,都避不开一个词:“来之不易”。
为什么来之不易?
向外看,百年变局加速演进,全球经济增长乏力,外部环境复杂性、严峻性、不确定性上升。向内看,国内需求不足、社会预期偏弱,结构调整带来阵痛……形势严峻复杂,任务艰巨繁重。
顶住压力、攻坚克难,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各地区各部门坚定信心、真抓实干。成果充分说明,“我国经济的基本面及市场广阔、经济韧性强、潜力大等有利条件并未改变”。
超大市场,广阔空间——
市场是最稀缺的资源。
“14亿多中国人民整体迈入现代化,意味着形成一个超过现有发达国家规模总和的巨大市场”“在新发展格局下,中国市场潜力将充分激发,为世界各国创造更多需求”。
无论国际风云如何变幻,广阔的国内市场都是我们应对各种风险挑战的有力保障。
11月14日,随着新车下线,中国成为首个新能源汽车年度达产1000万辆的国家。
率先“达线”,源自供销两旺:前10月,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同比增长33%和33.9%。汽车业电动化智能化转型赛道上,中国持续领跑。
领跑,得益于供给支撑、政策驱动,也离不开超大规模市场的需求优势。
市场蕴藏宝贵商机。以汽车为例,截至6月底,保有量已达3.45亿辆,但千人汽车保有量仍不及发达国家一半。新能源汽车保有量也只有2472万辆,后续需求源源不断。
市场孕育竞争优势。广阔市场有助于形成规模经济、范围经济,为企业创造更大收益、摊薄创新成本,也有助于提供海量应用场景,推动创新大规模应用。电池、电机、电控技术领先全球,智能座舱、智能驾驶国际先进,正是在日复一日的供需良性互动中,新技术新产品加快了产业化步伐。
发行超长期特别国债,支持“两重”,既能稳投资、促转型,也为长远发展打下坚实基础;以提高技术、能耗、排放等标准为牵引推动“两新”,释放了消费潜力,也提升了民生福祉……激发有潜能的消费、扩大有效益的投资,内需对经济发展的支撑作用持续增强。
当前,新能源汽车、锂电池等绿色产业仍高速增长,智能电视、可穿戴设备等升级类产品正广受青睐,养老服务、地下管网等短板领域和薄弱环节还有巨大投资空间,“蛋糕”会越做越大。
事实证明,有超大规模市场这个最稀缺的资源,经营主体长期稳定发展就有广阔疆域,科技创新就有深厚土壤,经济持续回升向好就有坚强后盾。
强大韧性,坚实基础——
韧性是最充足的底气。
“中国的发展历经各种困难挑战才走到今天,过去没有因为‘中国崩溃论’而崩溃,现在也不会因为‘中国见顶论’而见顶。”
无惧风雨,坚毅前行,中国经济在各种“压力”面前交出高分答卷。
看韧性,外贸是重要参照:前10月,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同比增长5.2%,规模创历史同期新高。在外部需求萎缩的背景下实现外贸提质增效,彰显了中国经济韧性。
韧性,源自稳固的制造业基础和产业链优势。
“没有中国的合作伙伴们,苹果就无法取得今天的成就。”今年,苹果公司首席执行官库克3次来华,重要原因在于“200家主要供应商中有超过80%在中国生产”。
今天的中国,拥有全球最完备的产业体系,制造业规模连续14年居世界首位。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驱动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性持续增强。前三季度,制造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32.2%,同比提高11.2个百分点,我国在全球的创新力排名跃升至第十一位。“本钱”沉甸甸,风险挑战不足惧。
韧性,也源自高超的调控水平。
经济发展不是一马平川。推动经济行稳致远,离不开宏观政策。从亚洲金融危机、国际金融危机到应对中美经贸摩擦、新冠疫情冲击,一路走来,我国宏观调控经验更加丰富、手段更加充足。
强化逆周期调节,加力推进“两重”“两新”,促进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提振资本市场,打出化债“组合拳”……今年以来,存量政策持续显效、增量政策有效落实,共促经济筑底企稳。
“前高、中低、后扬”,2024年的中国经济在风浪中强健了体魄、壮实了筋骨,牢牢掌握了发展主动权。
巨大潜力,充沛后劲——
潜力是最大的增长空间。
“我国经济发展潜力巨大,拥有诸多优势和有利条件,发展势头可以长期保持。”
有巨大潜力,中国经济就有充沛活力。
新疆乌尉高速、古贤水利枢纽、西部陆海新通道加快建设……日新月异的中国,每天都在奔跑。
我们已多年稳居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但从人均和结构看,仍有巨大潜力。
潜力在人均水平: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仍然较低,人均基础设施资本存量只有发达国家的20%至30%。
潜力在城乡差距:2023年,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66.2%,未来城镇化率每提高1个百分点,可拉动万亿级投资需求。
潜力在政策空间:当前,我国财政赤字率、政府负债率较低,政策工具箱储备依然充足。
潜力在要素资源:科技人力资源总量位居世界第一、新增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超过14年,“人口红利”正向“人才红利”转变;社会资金总体充裕、土地高效利用空间巨大、数据要素潜能快速释放等,提供了坚实要素支撑。
潜力在巨大市场:14亿多人口、4亿多中等收入群体,支撑起规模庞大、层次多样、潜力巨大的国内市场。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将提升经济运行整体效率、持续释放内需潜力。
总体看,我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发展不平衡不协调是客观现实。这是差距,也是潜力,是发展的后劲。
向改革要动力,以改革激活力、聚合力,是不断释放发展潜力的必然选择。
从实施《公平竞争审查条例》、加快民营经济促进法立法进程、健全政企常态化沟通交流机制,到出台新版外资准入负面清单、全面取消制造业领域外资准入限制,今年以来,重点领域改革不断深化,高水平对外开放向纵深推进。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对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作出重要部署。以经济体制改革为牵引,协同推进其他领域改革,发展内生动力和活力将持续增强。
盘点,是为了认清形势、更好前行。
今年,一些主要经济体经历低增长、高通胀的同时,中国有望完成“5%左右”的增长预期目标,对全球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有望继续保持在30%左右。这样的“稳定表现”,充分说明中国经济稳中向好、长期向好的发展态势不会改变。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面对困难挑战,我们要看到有利条件,增强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必胜信心。”
抓住一切有利时机,利用一切有利条件,看准了就抓紧干。航行在高质量发展水域的中国经济大船,必将乘风、破浪、向前。
玩家必科普!wepoke辅助透视软件,HH扑克原来是真的有外挂,详细教程(有挂AI)-哔哩哔哩:https://www.huixiwan.com/news/13198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