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飞速发展,“编辑力”如何跟上时代步伐?2024年尾,“辑客出发”编辑沙龙第24期活动暨上海图书出版单位青年编辑论坛在世纪出版园举办。活动以“新时代编辑力的变与不变”为主题,邀请来自图书和期刊出版单位的五位编辑就主题出版、中外文明交流互鉴、人工智能与出版业生态、打造世界一流科技期刊、持续提升编校质量等话题展开交流。
上海人民出版社青年编辑沈骁驰将多年来深耕于主题出版领域的经验总结为“乘时代之风”与“破发展之浪”。她从出版业“十四五”重点规划中得到启示,总结出新时代编辑所需的政治引领力、高效执行力、蓬勃创造力与思维转化力。在她看来,主题出版正处于蓬勃发展的阶段,已经发生,正在发生,并且还将继续发生巨大的变化,“因为主题总是跟着时代在走,但是出版的变化才刚刚起步”。
沈骁驰
来自上海人民出版社·世纪文景的高铭婉以“保持优长,持续做更难的事”为主题分享心得。拥有多次编校技能大赛经验的她认为,学知识技能不是为了去考试,而是借助考试机会主动学习。编校技能是编辑基本功,要时时更新自己的知识库,最重要的是培养灵敏度,做到三个“凡”——凡引必核,凡涉事实、知识必查,凡有规范必依。
高铭婉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的徐菁介绍了智能体如何赋能出版行业,包括AI大模型在出版中的应用、智能体的定义及发展趋势、AI知识库运用案例等。智能体可以打破业务孤岛,整合数据库,实现资源和信息的共享。在AI与图书出版融合方面,他详细介绍了智能荐书系统与智能编校查询系统,首先,准备知识资源,其次,建立智能体人设、任务需求等,再根据问答结果,调整提问方式或手动干预知识库分段,最后,完善发布。他认为,此类知识库智能体进行优化后前景广阔,也是各行业AI落地的较为可靠的方式之一。
徐菁
《分子植物(英文)》编辑部主任杨箫以“建设世界一流科技期刊,推动科技强国建设”为题,分享了这本科技期刊的办刊理念和实践以及编辑在其中承担的角色。科技期刊作为科技成果的记录平台和传播载体,直接体现国家科技竞争力和文化软实力。《分子植物(英文)》是全球第一本影响因子突破20分的植物科学研究类期刊,以国际化办刊和论文质量“第一”为办刊理念,关注学科前沿和热点,坚持“科学”至上、内容“为王”。编辑部注重利用多种途径开展宣传推广,提升国际影响力;搭建多层次学术交流平台,构建围绕期刊的生态科群;创办姊妹刊《植物通讯》,联袂助力学科发展。
杨箫
来自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的胡怡纯分享了从区域国别基础研究到中外文明交流互鉴的出版思考。她从区域国别研究的四大特征——地域性、全面性、跨学科性、经验性入手,概述外语学科在区域国别研究中的定位与优势,以及外语学科介入区域国别学科的维度与使命。她提出,外教社的三个服务,一是加快外语专业区域国别方向教材建设,服务人才培养;二是深耕高质量区域国别基础性研究出版,服务学科构建;三是大力推动区域国别应用性研究出版,服务国家战略。
胡怡纯
上海图书出版单位青年编辑论坛是上海市编辑学会品牌活动之一,至今已举办七届,此次活动为上海市编辑学会与上海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2024年度学术活动合作项目。上海市编辑学会会长、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社长王焰表示,编辑力是出版社的核心竞争力,研讨编辑创新,归根结底要聚焦出版的高质量发展。
上海市出版协会理事长胡国强谈到,当前新质生产力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重塑出版业,编辑这一传统职业与新兴力量之间的互动引人关注。在新时代,“变”的是与时俱进的出版理念,回应不同时代的读者需求,采用新兴技术手段和呈现方式,加快实现出版的融合发展;“不变”的是将作者的作品以最好的形式呈现给大众、服务于社会的初心。
上海市编辑学会副会长、上海人民出版社副总编辑鲍静说,“有感情”是编辑持续做好工作的关键所在,“不变”的编辑力一是对内容质量的坚守,二是价值导向的引领,三是专业精神的传承。
效果实测(新版Epoker)外挂辅助器软件&如果有猫腻有挂教程(2022已更新/哔哩哔哩):https://www.huixiwan.com/news/27493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