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AI时代,艺术将如何被打造、观看、教学?人与AI之间是种怎样的新型关系?
12月18日,“AI时代的人文与设计”论坛在上海交通大学设计学院举行,探讨了人工智能时代高等教育与科学研究的新机遇、新挑战、新路径。
12月18日,“AI时代的人文与设计”论坛在上海交通大学设计学院举行。 主办方供图
活动中,上海交大设计学院院长阮昕以“AI时代的设计教学”为主题主持展开圆桌对谈。对谈嘉宾包括同济大学设计创意学院长聘教授张黎,建筑师、策展人野城,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副教授吕帅,上海交大设计学院教授顾振宇,副教授刘博,副教授于冰沁。
“AI是什么”是开场阮昕抛出的第一个问题。张黎从设计伦理的视角提出,AI应当被视作一种“他者”,这种“他者性”至少具有两个层面的意义。首先,将AI视作“他者”提醒我们秉持一种人机平等的意识,面对人工智能领域进一步发展的未知与不确定,我们需要对其保持敬畏、谨慎与警觉。其次,面对AI这一“他者”,人类必须坚守那些定义我们为“人”的根本特质,特别是那些无法被计算化的因素,比如想象力、直觉、模糊决策等。在AI时代,这些人类独有的特质都将迎来价值重估。
吕帅提出,AI不是高深莫测的东西,“万物皆可AI,并非那些深奥的AIGC模型才是AI。AI一直在我们身边,只不过最近这些年突然的算力爆炸,让我们好像看到它有了一个质变,但实际上从背后的技术来看,它似乎还是在一个渐进的、一脉相承的发展模式上。”
在此基础上,怎么理解AI与设计(包括设计教学)的关系呢?
顾振宇认为,设计作为一个专业,它的不可替代性体现在,艺术专业在一定程度上用“learning by doing”作为基石来进行教育,而不仅仅是可以纯粹地通过文本进行传授。纯粹通过文本进行传授的知识,如果(接收者)本身不具有批判思维的能力,确有被AI取代的风险。
于冰沁谈到,过去常有学生因为基础的差异性和表达手段的局限,无法全身心投入到对观点和解决设计问题的深入思考中去。现在有了AI技术的赋能,学生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可以探讨在设计学领域最核心的话题和问题,而不用纠结于表达效果的好与坏。这让学生的自信心不再受挫,而更有勇气去探索设计领域的“真问题”,有自由表达的能力,以及热爱和坚持的勇气。“虽然AI暂时无法判断什么是‘好设计’,但这并不妨碍学生可以在AI技术的辅助下、在教师的陪伴下,做出自己的判断。”
刘博提出,未来设计师应该是个“超级个体”。他认为,如今学生可以在AI赋能的情况之下把其他专业的一些工作做完。因此,设计类专业的同学也需要有跨界思维,跟跨专业的人去合作、去进行思维碰撞。
野城则认为,“设计智慧”与“设计思维”是未来的设计教学必须加以结合的。“真正的人类作为一个感性的生物,对周遭世界的理解就是不完美的,人类创造的东西也是不完美的,恰恰是这种不完美反而是符合人性的。”野城谈到。
张黎强调,AI未来可能会取代大量“基础性”设计工作,但设计的核心价值——人文性与体验性,仍然是AI无法全面取代人类的领域。尤其是涉及隐性需求洞察、人性共情、情感满足、原始创新、基于直觉的设计决策等高阶设计素养与技能,短期内AI都难以复制或替代。在实践方面,张黎认为,在设计研究的初期阶段,设计师应谨慎与AI合作进行创意共创。她特别强调,“喂”给AI的初始素材——即我们对问题的初步解析与思路架构——在这一“人-AI”共创过程中至关重要。只有确保这个输入过程的原创性和质量,才能最大限度地明确人类作者权的归属,并保持学术思考的独立性。
{科普实测}扑克之星是不是有挂!(透视)果然可以开挂(2022已更新)(哔哩哔哩):https://www.huixiwan.com/news/21742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