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上海12月3日电题:台湾诗人姚时晴:我从宋词中寻找灵感
作者谢梦圆陈聪瑶
曾经,电影和文学是台湾诗人姚时晴了解上海的媒介,这次终于亲自踏上这片土地,她感到很兴奋,“张爱玲是我蛮喜欢的一个作家,她在上海那段时间,写出的作品很精彩。所以我就写了一首关于张爱玲的诗,送给上海。”
“一切都是美丽的错误和偶然。”谈及缘何走上诗歌创作之路,她如是说。受家庭教育的影响,姚时晴从小浸润在古典文学的氛围中。从高中起,她就开始编辑校刊校报,梦想着成为小说家,以至于她一度决心读中文系。
在学习的过程中,她发现英语属于语调性语言,中文属于声调性语言,“相比之下,我们的汉语不但在语音上极度丰富,在语义以及字形上也充满了古老且令人惊艳的隐喻,所以我就想把这些东西认真找出来”。
出于对传统文化的珍视,姚时晴决定通过模仿宋词格律、押韵、标题的方式致敬,“比起唐诗,宋词的格律更有'弹性',那种长长短短的句式让我觉得更自由。从另一个角度讲,我认为古典文学里最接近现代诗形式的就是宋词”。
八年前,姚时晴就开始尝试这种写作方式。今年她精选了100首诗歌,组成即将出版的诗集《诗,余》。该诗集中,每一首诗的字数和格律都严格遵守宋词的要求,最少16字,最多不超过240字。
《黑猫(书写)》《海老屋(听海)》《夏萤(数羊儿)》……粗看这些诗歌,会发现诗名很有特点,都由一个名词和另一个带括号的名词构成。姚时晴介绍,这个灵感来自宋词的词牌名和题目,“‘蝶恋花’‘虞美人’‘青玉案’这些词牌名都让人惊叹汉字之美”。
在姚时晴眼里括号是对语言的续写和补充,把括号里外的标题进行不同的排列,可以获得更多想象空间。
“在这个比较忙碌的时代,我们更需要诗歌。快节奏的生活中,诗歌可以让我们沉静下来,让我们打开毛孔、五官去感受生命真正的样貌。”姚时晴说。
诗歌曾在年轻人群体中十分风靡,台湾也出现过一批著名诗人,如郑愁予、余光中等,他们的诗歌以特定的内容和情感影响了一代读者。当下,年轻人还需要怎样的诗歌?怎样写出自己的诗歌?姚时晴认为,这些诗歌首先要有不同时代的语言特色,年轻人要找到自己的语言和辨识度。
此外,她还建议年轻人多写勤练并且读好书,“我们常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丰富的灵感其实需要积累,你的阅读经验会隐藏在潜意识里,在某一个时刻被激活”。
0.5分钟实锤“来玩app透明挂辅助器脚本”—太坑人了原来一直都有外挂:https://www.huixiwan.com/news/9909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