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文科增加的专业点数,占整体的专业点数46.44%,接近半壁江山,而撤销掉的专业点数,占到了51.47%。”教育部新文科建设工作组组长樊丽明说,她和团队调研了近11年全国专业调整状况,“看我们全国包括文科八大类的专业变化情况,我感到专业正在加速优化调整,这是最近五年里面出现的一个新趋势。”
10月12日,“人工智能背景下理工科大学新文科建设论坛”在华东理工大学徐汇校区举行。8位来自国内知名高校的领导和资深学者,围绕“人工智能背景下理工科大学新文科建设”这一主题展开研讨。
2024年10月12日,“人工智能背景下理工科大学新文科建设论坛”在华东理工大学徐汇校区举行。主办方 供图
“实际上是文科在新的时代下,应该回应时代需求,实现自己的创新发展,这就是新文科的内涵。”在题为“新文科建设的宏观态势与重点任务”的报告中,教育部新文科建设工作组组长,全国新文科教育研究中心主任,上海财经大学、山东大学原校长樊丽明,对“什么是新文科”“为什么建设新文科”“如何建设新文科”等问题进行了探讨。
她提出,“新文科”的内涵深入下去,还体现出四方面的“新”:第一,解决科技革命带来的文科发展融合化;第二,在中华文化复兴的背景下,文科发展要时代化;第三,在中国改革开放40多年,新中国发展70多年的情况下,社会科学如何中国化;最后,当中国的国际地位明显提高但面临诸多挑战时,世界格局发生大变化时,文科研究怎样在更高层面上、战略角度上,解决国际化问题?育人上怎么解决国际化的结构性短板问题?
她介绍,自2018年8月全国启动“新文科”建设以来,全国各地各高校各教指委紧密结合自身实际,系统谋划新文科建设,大力推动新文科实践和理论创新。樊丽明关注到,从实践角度,最明显的就是专业优化调整正在加速。
她的团队统计分析了近11年来全国专业调整情况,发现趋势是有增有减的动态优化。值得关注的是,十几年前,高校主动调整撤销专业是罕见现象,一年不超过30个,但到去年,高校一年主动撤销掉的专业点数与增加的专业点数,几乎相等。“在增加新专业的同时,各家高校会主动要求撤掉没有绝对优势、相对优势、特色的专业,然后集中精力办好强专业好专业。文科的趋势也基本如此,增加新专业数方面,近5年与前5年相比增加得更‘理性’一些,数量放缓,而主动要求撤销掉的专业数,变化非常大,从原来的一年15个左右,到去年数百个。”
而新文科专业的创新性体现在哪儿?或可从新增专业窥见一二。樊丽明归纳出四大类:
第一类积极回应国家战略需求,服务高水平对外开放的专业,“大家看国字头的专业,这几年增加得不少,比如国际法、国际组织与全球治理、国际新闻传播、国际税收、国际经济发展合作等等,在最近几年新增专业点里,这是很活跃的几个专业,要求增设的比较多。”
第二类是主动拥抱新科技革命,体现交叉融合的专业,如数字经济、计算金融、科技艺术等。
第三类是助力现代服务业发展与乡村振兴的,乡村振兴、乡村治理等由农科类学校提出较多,经过反复的研讨,少量学校正在作出尝试。现代服务业方面,有若干学校增设了养老服务管理,还有航空服务艺术与管理、健康管理等新专业。
第四类,从管理、艺术、人文、社科板块统一看,专业增减最活跃的或许是管理类和艺术类。艺术类,这几年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曲艺、珠宝设计等,还有比较小众的专业设置了出来。此外,有些研究型大学提出了古文字学、科技史等专业,但招收的学生还不多,也正在研究从研究生下沉到本科来办的可行性等。
在新文科发展的实践方面,除了专业增撤现象,樊丽明还谈了课程改革、文科学生多元化培养模式、产教融合、教育的数字化转型等。“新文科发展的状况,可以说有这么一个结论,就是整体走势是星星之火已成燎原之势。”在人工智能背景下,樊丽明认为人工智能技术使得文科必须考虑,文科教育的重心怎么转移?“新科技革命发生后,我们也感谢其给文科研究新问题提供了很多养料,同时也给我们新方法,为创造知识提供了诸多的便利。”
樊丽明认为,新文科建设的未来走向将进一步聚焦文科教育高质量发展,结合中国建设教育强国的战略需求,适应社会需求和科技革命的新形势,围绕育人的新文科和科研的新文科双重任务,着力构建中国人才自主培养体系和中国自主知识体系,从而推动新文科建设走深走实、行稳致远。
教育部新文科建设工作组副组长、上海海事大学原校长黄有方以“人工智能赋能文科教育改革与创新”为主题进行了报告。他围绕人工智能的发展动态、人工智能在高等教育的应用以及人工智能背景下文科教育的改革与创新三个议题进行阐述。
他指出,人工智能的迅猛发展已经对文科教育产生了颠覆性影响,甚至正在重塑文科教育。在人工智能背景下,新文科教育可以从博学转向慎思、从专学转向通学、关注科技发展、学习新技术工具、专业文科教育精品化五个方面实现变革,着重培养学生超越人工智能的文科技能和沟通情感思维的能力。
如何走出一条理工科大学特色的文科发展的道路?
华东理工大学党委书记蒋传海在致辞中介绍,面向建设教育强国的战略目标,学校立足社会经济发展的新形势,面对人工智能快速发展的机遇和挑战,实施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工程,着力培养技术学科拔尖创新人才和国家急需的应用型、复合型、高质量人才,创新构建中国自主知识体系和人才培养体系。他介绍,事实上,早在上世纪80年代,学校就开始布局建设人文学科,经过多年的发展形成了包含经济管理、社会、法学等在内的人文社会学科群。
华东理工大学副校长阎海峰对论坛进行总结时指出,在人工智能技术迅猛发展的当下,理工科大学如何依托自身特色和优势,推进新文科建设的创新与发展,成为未来一段时间内亟待解决的关键议题。与会领导和专家学者深入地讨论与交流分享,为理工科大学在人工智能背景下新文科建设的发展指明了方向,提供了创新性的思路和策略。
玩家实测“先锋跑得快有挂吗真的有挂”教你详细开挂教程- 知乎:https://www.huixiwan.com/news/2012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