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邮电部于1976年4月9日发行了一组“医疗卫生科学新成就”主题邮票。每次看到其中“针刺麻醉”这枚邮票时,回忆就不自觉地扑面而来,我们仁济医院中医科老主任秦亮甫教授跟我们讲述他当时参加全国第一例针麻下心内直视手术经历的场景仿佛历历在目。
针刺麻醉始于上海。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在上世纪50年代采用针刺双侧合谷穴的方法,完成了未使用麻醉药物的扁桃体摘除手术,创立了针刺麻醉新领域;1960年,上海肺科医院成功完成了首例针刺麻醉肺切除手术;1972年,上海仁济医院成功完成了首例针刺麻醉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这也标志着针刺麻醉可以应用于大型手术,将针刺麻醉技术和适用病种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1971年7月26日,《纽约时报》头版发表的文章介绍了美国记者在北京采用针灸疗法治疗阑尾炎术后腹痛腹胀的经历,引起了国际上对针灸疗法的兴趣。1972年,在针刺麻醉下进行了甲状腺切除手术和肺叶切除手术,从而在国际社会掀起一股针灸热潮。此后,全国各地的记者以及美、英、法等国的医学代表团,相继到仁济观摩针刺麻醉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
针刺麻醉始创于1958年,后经推广,有90余种手术可采用此法,唯独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成了针麻的禁区。1970年,全国中西医结合工作会议上提出:“针麻要超越体外循环这一禁区。”当时的仁济医院当仁不让地挑起了重担。王一山、冯卓荣等西医专家领衔,联合中医科秦亮甫、麻醉科孙大金组成针麻小组,开始探究适用于心脏手术的针麻有效穴位。施行针麻手术对手术团队的要求很高,需要手术医生和麻醉医生之间通力配合。
王一山教授回忆:“接受第一例手术的患者是15岁的孙美新,患有严重的心脏病,如果不及时救治,她可能活不过20岁。”
秦亮甫教授回忆:“当时我们这一队人马,齐心协力,整个手术取得了完满成功。”当天早上8时,手术前的准备工作正在紧张进行。秦亮甫开始为孙美新的耳、手腕、颈部选取穴位扎针,边扎针边轻轻询问:“痛吗?”同时观察她的反应。“不痛,但是很酸。”躺在无影灯下的孙美新很平静。8根小银针上身,连接上针麻仪后,并通电刺激,随着针麻仪的微微震动,小美新产生了一种酸、胀、麻、重的感觉。9时35分,手术正式开始,王一山和冯卓荣在病人的胸部划出30厘米左右的切口,叶椿秀同时施术暴露股动脉,为体外循环做准备。10时,胸骨被切开,拉钩撑开胸膛,孙美新听着电锯声,神志清楚,能睁眼讲话,不皱眉,不喊痛。经过三个多小时,手术完成,孙美新成为第一位接受针刺麻醉下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法洛氏三联症修补矫正术的患者,这是中医医学与外科学合作的创举,引起国内外轰动。1976年邮政部门发行一套4张纪念邮票以记录当时医学领域的新成就,其中之一就是这例大型手术。
秦亮甫教授在面对媒体关于针麻成就的采访时,反复强调针刺麻醉的成功绝对不是一个人的功劳、一个学科的成绩,而是团队合作的成果,是中西医结合的典范!
仁济医院针刺麻醉团队所取得的成就,不仅是技术上的突破,更是文化上的交流。他们的工作展示了中医学的独特魅力和深厚的文化底蕴,使得世界对中医学有了新的认识和评价。这次手术后,许多国家的医学代表团纷纷来到中国,希望学习和了解这一技术,这不仅是对针刺麻醉技术的认可,也是对中国传统医学的一种国际认同。(李鹤)
4分钟学会中至宜春麻将开挂辅助器软件了?(全程揭秘开挂教程)(知乎):https://www.huixiwan.com/news/2804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