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首批7个智慧停车场库近日上线公开测试。市民下载“上海停车”APP,在其中的“智慧停车场(库)”栏目即可进入查询页面,也可以直接扫描张贴在停车场内二维码,进入智慧停车场(库)页面,体验智慧停车。此次首批上线公开测试的智慧停车场(库)将逐步开通面向车行和人行的信息查询、车位预约、路径规划、场内导航、空车位引导、反向寻车、便捷支付等服务功能,为车主提供覆盖出行停车全过程的智能引导服务,并根据测试反馈情况动态优化完善服务功能。2024年,上海市还将积极推进建设20个示范性智慧停车场(库),主要覆盖大型商业综合体,交通枢纽和文化场所等。
本报记者 刘歆 摄
浦江奔涌天地宽,东方潮阔满目新。
2024年12月22日上午,洋山四期自动化码头传来捷报:本年度上海港第5000万标准箱(TEU)装卸成功完成,创下全球港口集装箱运输史上最高纪录,并有望连续第15年居全球首位。这一“5000万箱级”超级体量的达成,标志着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跃上新台阶、踏上新征程。
伴随国家改革开放壮大,上海港胸怀“国之大者”,国际枢纽港地位日益凸显,集装箱吞吐量连攀新高,重大工程项目圆满竣工启用,科技成果加速转化应用,港口新质生产力积聚赋能……努力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第一”“最好”,成为港口“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的排头兵和领军者。
上海港洋山四期自动化码头作业现场,经由桥吊远程操作,一只身披红衣的集装箱从AGV(全自动无人导引车)上被稳稳抓起,精准吊装搬运到远洋班轮的甲板上。宣告2024年上海港第5000万标准箱(TEU)装卸成功完成。今年,洋山四期有望冲破700万标准箱历史关口。(上港集团供图)
从1978年拉开集装箱运输大幕至今,上海港集装箱吞吐量加速迈进,不断跃升。1978年“平乡城”轮在上海港鸣笛起航,当年仅实现集装箱吞吐量7951标准箱。1994年集装箱吞吐量突破100万标准箱;1995年首次跃居全球集装箱港口前20强;2003年集装箱吞吐量一举突破1000万标准箱,实现历史性跨越。随后,在2006年、2011年、2017年,集装箱吞吐量连番跨越2000万、3000万、4000万历史雄关……
而今,上海港再次奋力一跳,跃上5000万标准箱历史新峰,并有望自2010年起连续第15年居世界首位。倘若将这5000万个标准箱依次层层叠放,其高度相当于14600余座珠穆朗玛峰。
2024年12月18日,上港集团冠东国际集装箱码头(洋山三期),远洋巨轮来来往往,集卡进进出出,桥吊林立穿梭,一派繁忙景象。去年5月28日,该码头吞吐量在开港15年后,正式突破1亿标准箱。
如今,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在全球航运中心城市综合实力排名中已连续5年稳居全球前三。目前,上海港拥有近350条国际航线,覆盖全球2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700多个港口,港口连通度连续13年居全球首位。不仅如此,上海港洋山港区已连续两年位列全球集装箱港口绩效指数(CPPI)榜首。
2024年12月18日下午,洋山港盛东码头(洋山一二期码头),国际航运巨头CMA?CGM(达飞)满载中国货物发往欧洲。
2024年8月7日9点30分,自动化桥吊从靠泊的上海中谷集装箱船上稳稳抓取一只集装箱,精准稳健地放在等候在此的智能水平运输车(AIV)上,宣告着全自动化的罗泾港区集装箱码头正式开港启用。
2024年11月20日,浩瀚的长江口船行如梭,上海港外高桥四期码头(外高桥集装箱码头)一派繁忙,全力保障外贸发展。
港航业人士表示,作为中国港口波澜壮阔发展历程的缩影和放大,上海港正向世界昭示一流强港建设的决心和信心,也向世人讲述着“建设好、管理好、发展好”中国式现代化港口的“新奇迹”。